化学镀镍的历史与电镀相比,比较短暂,在国外其真正应用到工业仅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。 1844年,A.Wurtz发现金属镍可以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。优质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并使它应用至今是在1944年,美国国家标准局的A.Brenner和G.Riddell的发现,弄清楚了形成涂层的催化特性,发现了沉积非粉末状镍的方法,使化学镀镍技术工业应用有了可能性。但那时的化学镀镍溶液极不稳定,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实际价值。化学镀镍工艺的应用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,他们想在运输烧碱筒的内表面镀镍,而普通的电镀方法无法实现,五年后他们研究了发展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技术、公布了许多zhuanli。1955年造成了他们的第一条试验生产线,并制成了商业性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,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为“Kanigen”。在国外,特别是美国、日本、德国化学镀镍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高新技术,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镀三元合金工艺的优点:在一种溶液中,铜锡锌的合金金属离子在阴极上共沉积,形成均匀细致镀层的过程称为镀三元合金。镀三元合金厂家在结晶致密性、镀层孔隙率、外观色泽、硬度、抗蚀性、耐磨性、导磁性、减摩性和抗高温性等方面远远优于单金属电镀。所以,自问世以来,无论是 在研究开发,还是在生产应用方面,专业镀三元合金电镀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。
镀镍,镀锌,镀铬的作用和区别如下:外观颜色方面:镀锌外观银白色;镀金镀镍外观银白偏黄;镀铬分装饰铬和硬铬外观亮白偏蓝。镀金价格价格方面:镀铬最贵,镀镍其次,镀锌最便宜。用途方面:镀锌应用在螺丝钉、断路器、工业用品等;河南定制镀金镀镍应用在节能灯灯头、硬币等;镀铬应用在家电、电子等产品上的的光亮装饰件,水龙头等。
镀三元合金技术”是指由高导电性的银做基底,覆盖“三元合金”薄层的双层电镀技术,其中“三元合金”指铜锡锌的合金,铜占55%, 锡占25-30%,锌占15-20%, “三元合金”外观与不锈钢相似。其电阻系数为1.7μΩcm (RF-10 GHz),导电率为59(106S/m) (RF-10 GHz), 接触电阻小于10mΩ at 100 cN,在些微活性焊剂的帮助下呈可焊性。“镀三元合金技术”为适应高频连接、在宽频范围内最大传导率的要求而产生,另外,“镀三元合金技术”能使射频器件在经受工业气体、汗渍等的腐蚀或刮擦后,保持良好的外观,而无保护的银镀层即使在通常环境下也会迅速氧化。“镀三元合金技术”防止表面氧化及生膜,使用中不会失去表面光泽。镀三元合金表面防止刮擦、对磕碰不敏感的特性,也防止了镀银的冷焊及非良好配合组装引起的损坏。与镀银相比,在器件组装方面“镀三元合金技术”尤其降低了由擦碰引起的损失。